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题备考: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汇总
常见且易错的近义词辨析 (1)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如:颁布法令。 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如:颁发奖章。 (2)采用:认为合适而使用。 采纳:接受(意见、建议、要求)。 采取:表示针对情况而决定使用。 (3)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等,纯粹是物理刺激)引起的主体相应的活动,带有“被 动”色彩。如:他的演讲引起了不同反应。 反映: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示 出来。如:他反映的意见值得重视。 (4)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如:处世为人。 处事:指处理事物的过程。如:他处事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 (5)踌躇:指人的外部表情不果断。如:踌躇了半天我终于说了。 犹豫:着重于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如:犹豫不定。 迟疑: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6)浮躁:侧重于不踏实。如:性情浮躁。 急躁:侧重于没耐性。如:别急躁,大家商量好再动手。 (7)报送:(已定型)分送上、下、平级单位。 呈送:用公文报告上级。 (8)仿造:着重指仿效制造,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仿照:指仿效照用,对象多是抽象事物。 仿效:模仿别人(办法、式样),常与“方法”相配。 (9)勾通:贬义,暗中串通,勾结。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 (10)诡辩:常以欺诈的言辞迷惑人,以.达到为自己辩解的目的。 狡辩:指理屈词穷,还强词夺理进行辩解。如:事实胜于狡辩。 (11)会晤:会面,用于比较郑重的场面。 会面:运用范围广,亲戚朋友间的一般见面均可采用。 (12)贯穿:穿过、连接,对象可是抽象事物,也可是具体事物。如:这条公路贯穿本省十九个县。 又如:团结互助精神贯穿在我们整个车间里。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 (13)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说来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 扶养: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赡养:供给生活需要,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的帮助。 (14)广阔:一般指土地面积大,又指较抽象的,如境界、前途等。如:广阔的田野、生活多么广阔。 宽阔:指土地范围广,宽敞。如:穿过宽阔的门厅。 辽阔:范围最大,着重表示辽远无边。 (15)过度:形容词,超过适当的限度。如:饮酒过度。 过渡:动词,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人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 如:过渡时期,过渡地带。 (16)艰苦:艰难困苦,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如:生产艰苦,条件艰苦。 坚苦:坚忍刻苦,常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 (17)禁锢:①关押、监禁。如:禁锢犯人。②强力限制。如:这些陈规陋习成了禁锢人们的伽锁。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如:束缚手脚。 (18)矫正:对象是某一方面的不足。 改正:对象是偏差或错误。 纠正:语气比“改正”重,带强制意味。 (19)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如:报名已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如:截至9月中旬。 (20)考査: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査衡量(工作、学习)等。如:考査学生的学业成绩。 考察:实地深入细致地观察。如: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 (21)捏造:对象常是不存在的事实、事情、证据等。 伪造:指暗中模仿真的造出假的。 假造:着重指无中生有,捏造和模仿真的。 (22)连续:多指事物或行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比较紧密均衡。 陆续:指时间上有间隔,前后的连接不均衡。 (23)偶尔:间或、有时候,同“经常”相对。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同“必然”相对。如:偶然事故、偶然 因素。 (24)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如:六十岁的人比七十岁的人 年轻。 年青:只能用于青年,“年青”一般作定语,“年轻”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25)精华:指事物最精美的部分,比“精粹”更精美些。 精粹:精细淳美,多指单一的事物。如:文章很精粹。 (26)牟取:(通常指非法地)取得,含贬义。如:牟取暴利。 谋取:设法取得,中性词。如:谋取利益。 (27)权利:指依照法律给予人们应享受的利益,同“义务”相对,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企事 业单位等。 权力:指在权限内一种可以统治、管辖、支配别人的权柄。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28)通信:用书信互通消息,反映情况等。 通讯:利用电讯设备传递消息。 (29)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如:启用印章、铁路已建成 启用。 起用:多指退职、免职等人员的任用,支配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如:起用新人、大胆起用 年轻干部。 (30)审定:审査决定。如: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 (31)题名:为留纪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 提名:提出人或事物的名称。 (32)熟习:重在掌握得熟练,应用范围较窄,通常用于业务、学习技术操作。如:他很熟习果树栽 培知识。 熟悉:重在了解得深、透。 (33)品味: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现指对艺术品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34)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 (35)商量:常用于口头语,多指一般问题。可重叠成商量商量。 商榷:文言词,含尊敬、客气色彩,常用于书面语体,多指学术问题,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 大问题。 协商:着重指共同正式商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有社会性或国际性的问题,一般有庄重色彩。 (36)推辞:泛指用言语表示拒绝。 推却:指用言语或行动拒绝,多指要求做某些事。如:他婉言推却了。 推托:专指借故不接受,即婉言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他推托身体不舒服, 不肯上台表演。 (37)终身: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来说。如:终身大事。 终生:一生,多就事业来说。如:奋斗终生。 (38)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39)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 终止:结束,停止。如:演奏终止。 (40)遵从:指服从、听从。 遵循:指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多用于书面语体。 遵照:指依照、照办。 (41)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的违背。 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社会秩序等的不遵守。 (42)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订”,草拟,即拟写条文的过程,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如:制订 计划。 制定:定出(法律、方针、政策、路线等),重在“定”。“定”,决定,确定不变,它用于有关全局的 重大问题。 (43)雄伟:指山峰或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物,也指设想、乐曲、绘画等的雄壮。 宏伟:指大型建筑或计划等的宏大。 (44)一贯:指思想、作风或政策、原则等的始终。如:一贯积极学习。 一向:指向来如此,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如:一向勤俭持家。 (45)愚蠢:形容人头脑迟钝,多指行动。 愚昧:形容缺乏知识,多指文明程度。 (46)以至:所连接的因果是由此及彼的延伸关系,含有“一直到的意思”。 以致:所连接的大多是不好的结果,有“从而导致”的意思。 (47)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不一定是有意的。它还有名词用法。 阻拦:拦截,不让人或物顺利通过。 阻止:使不能前进,使停止,对象可是具体事物,也可是抽象事物。 (48)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和形式。 形势:事物发展趋势。如:形势大好。 (49)侦察:使用范围较宽,用于军事或一般工作。 侦查: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公安、检察机关。 (50)委曲:事情的底细。如:告知委曲。 委屈:因冤枉而难过。如:受委屈。 (51)体会:对象多是文件、方针、政策等的思想内容,又常指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它还有名词用法。 体验:对象常是生活、现实等。 体味: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52)收益: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 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 (53)停留:指暂时停止而不离开某地方。 停顿:指暂停,时间多半不长。 停滞:指长时间地停止,表示因受阻而发展不顺利。 (54)特别:指人、脾气、利益、要求、式样等与众不同。 特殊:指奇特的事物或情况,但不可作状语。 (55)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时事: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56)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57)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充当动词。 法制:它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如:健全法制,增强法制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