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用了一个很矫情的标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通过翻盘上岸这件事,没有什么实感,感觉像做了场梦,直到开始写辞职信,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可以去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或许有一段新的奋斗。
当初查到笔试分数、知道自己进面试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第三名,差第二名4分,差第一名11分多,也就说即使不考虑第二名的因素,我需要在面试中比第一名多拿近5.5分才能翻盘。5.5分?作为面试黑洞,我有一种“就这分数,进面试还不如不进”的尴尬。
在这里先略略回顾下我从头到尾的公考路。大学毕业那年第一次参加,时间充足、智商尚在高地,笔试比较轻松地拿了第二,面试只要翻1分多,看着难度不大吧?结果——失败。第二次,笔试第三,任性裸考面试。再往后两次,智商逐渐下线、再加上没有好好复习,笔试名次是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又让我逮住这次机会。
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笔试成绩永远都不会满意,如果公基再好好复习一下,如果能算准时间不是仓促收笔,也许分数能更高?也许自己就是第一了?不过,到了这个地步想这些也是没用了。当时我心中飞过去很多问号:差这么多分,还要不要好好复习面试了呢?要不要报班了呢?没法脱产啊,用什么理由请假呢?
在接近放弃的时候,看了一堂心哥的公共课。啊——这清奇的答题思路让我一下子就觉得这个好这个好!再了解了一下,还是以网络授课为主,于是就迅速投入门下。当时,我觉得,面对极其微小的翻盘概率,但还是不能再裸考了,怎么着都要辅导一下至少是个心理安慰。非常感谢自己的当机立断、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我也大概分析了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回忆前两次面试,每次在考场里的20分钟其实都在划水,有了大概的答题框架之后后面的展开就是在不停地绕、重复一个意思,脑子里一片空白,所有的回答都是嘴扯到哪儿就答到哪儿。没错,必须要承认,我口头表达能力欠佳,缺乏语言逻辑,而且肚子里没货想不到可以支撑观点的例子。但是,有一个优势。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接触公务员,问他们问题、和他们交流,本地的一些大咖领导也偶尔会有接触。所以我并不怕面对考官,只怕看到题目没有思路的尴尬。
但是,心哥的模板可以迅速克服这些短处,让我们成为一个有话可讲、不至于鬼打墙重复一个意思的合格面试者。而且,我觉得,这些模板中没有常见的套话,不会让考官觉得寡淡和无趣。现在做媒体的都喜欢说“内容为王”,而这四个字也正是面试取胜的关键。
考上之后,经常有同事说“你现在轻松了哇”。我想说,现在的轻松都是之前的不轻松换的。不疼不痛哪会成长呢?在十几天的备考培训中,还是有几点感悟的:
第一: 忍下来
连续十几天,每天从7点半到11点多,有时要近12点,其实强度还是挺大的。而且有那么多需要消化成为自己语言的模板、事例,我经常躺在床上还觉得脑子在“咔咔”转,太兴奋了睡不着。那段时间,单位在搞机构整合。想到要是考不上,以后还得在那儿混,得给自己一条后路,所以工作还得更努力,有几天就是累得完全不想讲话,脑子里一片空白。那真的是我压力最大的几天,很着急。看到同期的同学进步很大,总感觉自己在原地踏步。
没体力?那就买红牛提神;没动力?那就想想前两次失败后的不甘心,总能找到坚持下来的理由。至于要上班时间、复习时间不够,模板、例子背不出来,我就在答题的时候有意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下,而不是纯粹地复述。读熟、读溜了就读进脑子里了,就随时可以调用了。此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在纸上默一默要点,对迅速强化记忆还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
多吸收
这里的“吸收”,指的是两方面。一个是多听同学的答题思路和答题风格,觉得好的都毫不犹豫拿过来用啊。我记得当时上课的时候,有同学演讲范儿棒棒哒,有同学答题风格异常稳健,有同学模拟得很有情境感,听完记住了,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都是直接套上去,不用再自己抓耳挠腮了。
二则是看时政新闻,了解一些时髦的说法。之前单位让关注“共产党员”的微信公众号,在备考那段时间每天一刷还是有点用处的,至少让我背出来了什么是“三严三实”。
此外,还特意关注了本地的模范典型,例如转型升级做的好的企业、影响力大的好人好事等等。像我最喜欢举得例子就是今年我们那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一个老先生,只要是能扯得上的话题,我都会把他放到论述里。我觉得,这一方面能让考官有亲切感,更能弱化模板的痕迹。
第三:
豁出去
其实自己这一点做得并不好。心哥上课的时候一直会说“要不要脸啊!”,但我还是一个挺“要脸”的人,抢麦答题不算积极。但是,面试毕竟是一个开口的考试,不想“开口跪”只能鼓起勇气点“上麦”。尤其是在调整状态的一段时间里,通过上麦答题也是慢慢找回了一点点自信。其实,逼一下自己这个坎也就过去了。
不过,奇怪的是,在考试那天我好像并没有带脸去(笑)。在候考室,笔试第一名坐我后面,她旁边是熟人,两人一直在叨啊叨。心里暗想,看来是不能和对手交流了,可一直没讲话到面试室里没有说话的感觉怎么办?
在面试室外面等待的时候,我并没有之前肾上腺激素狂飙的感觉,反而很轻松地和带我们来的考点工作人员聊天,聊“你看下面都是在等别人成绩的考生”、“我们这里的工资没有你们那里高”、“宁愿给考生带路都不想做考官”之类的话题。聊完了,也该我考试了。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紧张,不要手抖。你想啊,对面虽然有7个考官,但没有招录单位的人。考官一天面试这么多人,谁会记得你呢?不要害怕答得不好,好歹练了那么多天了是吧?请自信地抬头,盯住考官的眼睛答题,有可能的话,可以“巡视”一下考官,眼神的交流!
还有一点!一定要听心哥的话,面试那天真的!千万!不要穿黑白配。我穿了一身很随意、很休闲的衣服就去了,看到满考点的黑白配,油然有了一种优越感,莫名自信了几分哈哈哈哈。还有,想对分数差距很大的同学们说,光脚不怕穿鞋的。考上了是我幸运,考不上那也正常,放平心态,不要患得患失,因为我们本来就没啥好失去的了。
我是三个人中第一个面试的,最后成绩是77.8。送成绩单出来的工作人员说,我是这个考场里的高分了,当时我突然有了很好的预感。结果也的确如此,最后我总分反超笔试第一名0.425分。这0.425分真是血和泪的0.425(笑)。总而言之,一方面是要有“不抛不放弃”的毅力,另一方面又有“平常心”的洒脱淡定。
不知不觉瞎扯了这么多。最后,预祝各位同学都成功上岸!
|